小米汽车近日公布了关于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的详细调查结果,以下是事件关键信息及官方回应的梳理:
事件经过
时间与地点:2024年4月(具体日期未披露),一辆小米SU7在高速行驶中与前方车辆发生追尾碰撞,随后车辆前部起火。
碰撞条件:官方数据显示,事故发生时车速超过120km/h,碰撞瞬间冲击力极大,导致前机舱严重变形。
起火原因:高压线路短路引燃电池包,火势迅速蔓延。车载安全系统触发了电池断电保护,但未能完全阻止爆燃。
小米官方回应要点
安全设计符合标准:
强调SU7的电池包通过国家标准针刺、挤压测试,但极端碰撞下(如高速追尾)仍存在起火风险。
指出事故中车辆A柱未断裂,乘员舱结构完整,为驾乘人员提供了逃生时间。
事故关联因素:
高速碰撞超出被动安全设计范围(国标碰撞测试时速通常为560km/h)。
驾驶员未及时制动,辅助驾驶系统(L2级)在碰撞前发出预警但未介入紧急制动。
后续改进措施:
优化电池包泄压阀设计,加快短路切断速度。
加强用户安全教育,明确辅助驾驶功能边界。
行业对比与专家观点
同类事件参考:特斯拉、蔚来等品牌也曾发生高速碰撞起火事故,电动车高压电池的特性导致完全避免爆燃难度较大。
专家建议:消费者需理性看待电动车安全,高速行驶时保持车距并随时准备人工干预。
用户注意事项
小米SU7的主动安全功能(如AEB)需在特定速度范围内生效,驾驶员需保持警惕。
若发生碰撞,建议迅速撤离车辆,电动车火势可能比燃油车更快蔓延。
小米表示将持续公开调查进展,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鉴定。此次事件预计将引发对电动车高速安全标准的进一步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