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上午11时30分,随着最后一片钢箱梁精准吊装至预定位置,温州洞头峡跨海大桥主桥顺利合龙,标志着这座横跨温州洞头海域的“海上长龙”实现全面连通,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洞头峡跨海大桥是《浙江省省道干线公路网调整意见》中规划211省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划黑牛湾港区的重要集疏运通道。大桥全长3790米,主桥采用主跨248米跨径的中央索面独塔斜拉桥结构,为浙江省跨径最大的独塔组合梁斜拉桥,主塔高135米,相当于45层楼高。该大桥在设计与技术方面有诸多创新突破:工业化建造方案:为减少现场施工作业,提升结构制造和施工质量,工程采用了工业化建造方案,将海上作业转换为工厂制造和现场机械化安装。全桥共包含2212榀节段箱梁,其中非通航孔桥采用60米跨径的节段预制拼装箱梁。独特结构体系:采用局部压重加竖向拉索结构体系,避免了边跨若采用混凝土箱梁可能造成的开裂难题。为适应主梁的纵向移动,竖向预应力采用了球型垫板,同时设置了光纤传感器,掌握拉索健康状态。索鞍式锚固体系:桥梁索塔采用了索鞍式锚固体系,相关产品均采用工厂定型生产,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组合工艺创新:针对超深钻孔灌注桩,最大孔深达120米,创新应用“旋挖+冲击钻”组合工艺,确保成桩合格率100%。智能液压爬模系统:在135米独柱式索塔施工中,采用智能液压爬模系统,将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3000以内。大量程弹性支座:项目采用大量程弹性支座,减少了应力集中,消除了弯矩峰值,对主梁后期的耐久性非常有帮助。环保体系建立:为守护洞头海域生态,建立“施工废水零入海、固体废弃物全回收”环保体系。此外,设计团队还注重桥梁与城市生活的融合,在非通航孔桥南北两侧均设置了港湾式停靠站,可通过观景望远镜一览洞头群岛海上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