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博虽热,讲解不能跑偏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文博场所日益成为热门打卡地。然而,一些游客反映,部分文博场所的导游在讲解中存在渲染封建迷信、随意歪曲历史、传播低俗内容等问题,令人颇感失望。面对观众日益高涨的观展热情,文博机构自身的讲解服务供给不足,催生了各类非官方讲解。这些讲解人员背景各异,既有专业从业者与文博爱好者,也不乏“野路子讲解员”。部分讲解者专业素养欠缺,往往依靠猎奇内容吸引听众。在流量驱动之下,一些自媒体博主更是刻意迎合大众猎奇心理,将历史解说异化为“戏说”。文博讲解失真,危害不容小觑。历史认知是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基石,而文博机构则是传承这一记忆的关键场所。当历史被简化为猎奇轶事,文化被矮化为娱乐消遣,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史实的准确性,更是与历史对话的深度与严肃性。这种“文化快餐”的长期累积,将导致公众历史认知的碎片化与扁平化,最终削弱整个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历史意识。在文化自信成为重要时代命题的今天,如何让“文博热”真正转化为提升文化自信、彰显文化自强的载体,已成为一个亟待回应的重要课题。面对持续升温的“文博热”,作为历史“传声筒”的文博场所应当承担起主体责任,通过建立专业讲解团队、开发标准化讲解词、为第三方导游提供系统培训与认证等措施,全面提升讲解质量。同时,还需积极拥抱新媒体,创新讲解形式,借助线上平台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获取优质讲解服务。文化传承容不得半点戏说与歪曲。只有让文博讲解回归真实与专业,才能让观众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领悟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真正实现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