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提早布局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主要是出于对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政策的不满,试图以此影响货币政策走向,为其经济和政治目标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促使美联储降息:特朗普上台后力推“大而美法案”,计划通过削减社会支出、加码基础设施和军费投资来重构经济增长引擎,这需要低利率环境来配合,以减轻财政和债务压力。然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未按照特朗普的意愿降息,于是特朗普试图通过提前布局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向鲍威尔施压,同时让市场预期未来货币政策会转向降息,从而倒逼美联储采取降息举措。塑造政策预期:通过提前明确未来主席及其政策方向,能使市场对后继政策路径产生预期并相应调整资产定价。明确的前瞻指引可显著降低长期债券的期限溢价和利率不确定性,进而改善美债融资环境,减少因领导层更替而产生的短期波动风险。扩张自身权力:按照美国过去的惯例,美国总统不会直接或明显地干预美联储的人事或决策,仅履行例行的任命程序。但特朗普试图打破这一惯例,增加对美联储的人事任命影响力乃至操控权,将美联储纳入其政策推行体系,减少所谓“深层国家”机构对其政策的阻碍。挑选迎合者:特朗普持续批评鲍威尔,也是在向潜在的继任者发出信号,意在挑选愿意迎合白宫政策的美联储主席人选。若提前确定的继任者能与特朗普保持政策一致,那么在其正式上任后,就可更顺利地推行符合特朗普政府意愿的货币政策,更好地为其经济和政治目标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