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峡两岸的教育暖流:台商吴发彬七载黄岩助学记2025年10月1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永宁中学的颁奖仪式上,台商吴发彬将一沓沓奖学金递到学生手中。这位在黄岩创业25年的台胞,自2019年起已累计向当地学校捐赠资金65万余元、价值50万元的教学设备,让近千名师生受益。这场持续七年的捐资助学,不仅改善了黄岩西部学校的教学条件,更在海峡两岸架起了一座跨越血缘的爱心桥梁。## 从创业热土到慈善沃土吴发彬与黄岩的缘分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0年,他跟随父亲从台湾赴大陆经营圣诞用品,2003年在黄岩投资兴建两座工厂,产品远销欧洲20多个国家。"大陆宽广的市场与良好的营商环境成就了我们的事业。"吴发彬坦言,自己早已将黄岩视为"第二故乡"。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走进黄岩西部山区学校,简陋的教学设备触动了这位企业家的心弦。同年9月,他向灵石初级中学捐赠20多台多媒体教学设备,总价值约50万元。这次善举成为他助学之路的起点。2019年,吴发彬正式启动系统性捐资助学计划,将公益事业纳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 父子接力的慈善传承在吴发彬的办公室里,摆放着父亲吴盛顺的照片。这位台商世家的第一代创业者,早在1999年就开始投身大陆教育公益。"父亲常说,企业发展的根本是回馈社会。"吴发彬继承了这份慈善基因,2020年以父亲之名在灵石初级中学设立"盛顺助学奖学奖教金"。该基金采用"三位一体"资助模式: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表彰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家庭困难的学子。截至2025年,仅灵石初级中学就有78名教师、130名学生获得资助,累计发放资金16.53万元。2025年10月的最新捐赠中,吴发彬夫妇一次性为永宁中学、灵石初级中学的109名优秀教师、236名优秀学生发放17.58万元奖助金。## 爱心涟漪的连锁效应"吴伯伯的资助不仅解决了我的学费难题,更让我懂得了责任与担当。"获奖学生翁文艳的感言道出了受助者的心声。在灵石初级中学,受助学生组成"感恩服务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留守儿童补习功课;获奖教师厉碧喜将奖金用于购买教学资料,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吴发彬的善举产生了示范效应。在他的影响下,更多台商加入助学行列。2024年6月,全国台企联副会长邱慈意向黄岩北城中学捐赠10万元;浙江亿威实业有限公司近年来陆续向王林小学、沙埠中心小学等学校伸出援手。黄岩区台办负责人表示,台商助学已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跨越海峡的教育守望每年颁奖仪式后,吴发彬都会与师生们围坐交流。他讲述自己从台湾到大陆的创业历程,鼓励学生们"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受助学生牟浩霸在日记中写道:"吴先生的故事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心怀家国,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今,吴发彬的助学计划已形成长效机制。他与黄岩区教育局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调整资助方向。"未来五年,我计划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助力黄岩培养更多技能人才。"谈及未来规划,吴发彬眼中充满期待。在黄岩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台商助学的暖流仍在延续。从多媒体教室的光影里,到获奖学生的笑容中,这份跨越海峡的爱心正孕育着两岸融合发展的新希望。正如台州市台办负责人所言,这些点滴善举让"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深植人心,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