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第20届缔约国大会上,现任中国籍委员柳华文教授成功连任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委员,新任期为2026年1月1日至2029年12月31日。这是他继2021年连任后的再次成功当选,此前他已担任该委员会委员并完成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的任期。 一、柳华文的专业背景与任职基础柳华文在国际法与人权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丰富实践经验。他目前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同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等职,长期深耕禁止酷刑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在学术研究方面,他曾深入解析《禁止酷刑公约》的宗旨与实践,强调该公约以惩处、预防和救济为三大核心目标,尤其重视酷刑预防工作,并从条约义务、国际习惯等多个维度阐释禁止酷刑的规制性质。在实践层面,他此前任职期间参与了委员会的多项核心工作,包括审议缔约国履约报告、参与编制一般性评论意见以及处理相关个人来文等,为推动国际禁止酷刑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 二、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的核心职能与选举规则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是依据《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设立的履约监督机构,该公约于1984年由联合国大会通过,1987年正式生效,目前全球已有175个缔约国。委员会由10名具备崇高道德品质且在人权领域具有公认专长的专家组成,委员经缔约国提名后,由缔约国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以个人身份任职,每届任期4年。此次换届选举中,委员会改选5名委员,柳华文凭借其专业能力与履职表现成功获得连任资格,这一结果既是对他过往工作的认可,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在禁止酷刑领域贡献的肯定。 三、中国在禁止酷刑领域的履约实践中国自1988年批准《禁止酷刑公约》以来,始终认真履行公约义务,已先后6次提交履约报告,并与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保持建设性对话,积极参与全球酷刑防治合作。柳华文的连任,为中国继续深度参与国际禁止酷刑治理、推动相关国际规则完善提供了重要契机,也有助于进一步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在人权保障领域的实践经验与治理理念。目前,关于此次连任的具体投票情况及国际社会的详细反馈尚未有更多公开信息,但从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此前的表态来看,中方对柳华文的竞选给予了积极支持,而其成功连任也将为全球酷刑防治体系的完善注入更多中国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