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陷入困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销量下滑、竞争加剧、政策变化、马斯克个人因素以及技术发展瓶颈等,具体如下:销量持续下滑:2024年,特斯拉交付了178万辆汽车,低于2023年的180万辆,出现有史以来首次年度交付量同比下降。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在全球交付了38.41万辆汽车,同比下降13.5%。在美国本土,考克斯汽车公司估计,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的销量约为13.2万辆,同比大幅下降19.5%。市场竞争加剧: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特斯拉面临来自众多车企的竞争。在中国市场,比亚迪汉EV、蔚来ES6等竞品在同等价位能提供更优的舒适性与智能化配置,小米YU7等新车也分流了Model Y的客户。在欧洲市场,出海布局的中国车企开始逐渐上量,比亚迪2025年4月起单月销量已超越特斯拉,蚕食了其市场份额。政策因素影响:特朗普的《一项宏伟美丽的法案》(BBB)对特斯拉产生了不利影响。该法案使得消费者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将于2025年9月30日到期,特斯拉汽车变得更加昂贵,影响了消费者购买意愿。同时,法案降低了对未达环保署标准的汽车制造商的罚款,消除了市场对特斯拉积分的需求,特斯拉的监管积分销售收入大幅减少,而2024年该收入占公司总毛利润的16%。马斯克个人因素:马斯克在政治光谱的左右两派都树了敌,损害了特斯拉的品牌形象。2025年以来,他在美国政坛活跃,担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支持保守派议题等行为,让部分消费者不再购买特斯拉,还引发了针对特斯拉车辆和经销商的袭击事件。他与特朗普的公开交锋,曾使特斯拉市值一度蒸发超过千亿美元。产品结构与质量问题:特斯拉产品结构固化问题突出,2025年上半年主流市场车型仍主要是Model 3和Model Y,两款主力车型占总交付量的97.3%。曾被寄予厚望的Cybertruck深陷质量泥潭,自2023年投产至今已召回8次,硬件故障频发,产销量远低于2025年年产25万辆的目标。自动驾驶发展遇阻:特斯拉将未来发展重点放在自动驾驶等领域,但FSD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监管挫折。欧盟的监管要求复杂繁琐,马斯克“2025年在欧洲推出FSD”的计划遇阻,在中国市场落地同样困难重重。此外,自动驾驶出租车测试虽有进展,但也出现了车辆超速行驶、占用专用转弯车道等交通违规行为,影响了市场对其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