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7月20日)即将入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湿气最重的时节,以下是一份三伏天养生指南:生活作息: 保持适宜室温:夏季吹空调,较适宜的温度为26℃以上,室内和室外的温差最好不超过8℃,以防温差过大引发身体不适。 保证充足睡眠:三伏天应早睡早起,晚上22:00-23:00入睡,早上5:30-6:30起床,中午适当午休15-30分钟,能恢复消耗的“精气神”。饮食调养: 补充水分和钾:三伏天人体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水分,建议每天喝水量多于1200ml,且应少量多次饮用。同时,可适当喝些热茶补钾,茶叶中富含钾,能帮助消除疲劳。 选择清淡食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多食用苦瓜、冬瓜、绿豆等清热解暑食物,适量食用西瓜。避免长期大量饮用绿豆汤,更不要空腹喝。 适当食用温热食材:可在做菜时适量加入生姜调味,或早晨含服1-2片姜片,也可做成姜枣茶适量饮用,有助于温中散寒。此外,羊肉性温,适量食用清炖羊肉汤有助祛除体内寒湿之气,但阴虚火旺、热性体质者慎食。 多吃健脾祛湿食物: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三伏天可多食用薏米、山药、红豆、茯苓、芡实等健脾祛湿食材,薏米红豆煮水、山药莲子煮粥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锻炼: 选择合适运动项目:适合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游泳、瑜伽、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 控制运动时间:避免在阳光强烈的中午进行户外活动,可选择早晚较为凉爽的时候,一般40分钟,2-3公里的步行距离较为合适。中医养生: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理念的经典实践,可激发经气、温阳散寒,预防或减轻冬季易发的虚寒性疾病。但热性体质、疾病急性发作期、孕妇等不宜使用,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热水泡脚:三伏天阳气最盛,睡前热水洗脚能安神养心,健脾和胃,还可通过刺激足部经络,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情绪管理:三伏天容易让人心情烦躁,应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