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暴雨频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副热带高压影响、冷暖空气交汇、台风活动以及地形因素等,具体如下:副热带高压影响:7月下旬前后,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相对稳定地维持在北纬25°以北。副热带高压像一个水汽“传送带”,借助其西南侧的西南气流或偏东气流把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冷暖空气交汇:夏季风的北边缘推进到华北地区等北方区域,此时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也会东移南下,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形成强烈的对流运动,容易产生强降水或持续性降水。台风活动:7月是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的时期,台风本身携带大量水汽,一旦北上,会给沿海地区以及内陆部分地区带来大量降水,增加暴雨发生的概率。地形因素: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地形复杂,如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等横亘于华北中部。当暖湿气流北上遇到山脉阻挡,会被迫抬升,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致雨,在山脉迎风坡形成较大降水,加大降水强度。关于未来雨势的发展,不同地区情况有所不同,具体如下:北方地区:据北京日报报道,7月19日起北方已开启新一轮降雨,19日夜间华北一带雨势最强,20日强降雨集中在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还有山东西北部等地,22日强降雨结束,之后华北南部、黄淮等地仍多小到中雨。华南地区:受台风“韦帕”影响,华南地区雨势较为激烈。7月19日华南沿海一带强降雨开始显著增强,20日是华南大暴雨范围最大的一天,广东西南部、海南岛北部、广西东南部将有成片的大暴雨,局地还将有特大暴雨,21日暴雨、大暴雨主要在广西南部沿海、海南岛北部、广东西南部一带。总体而言,7 - 8月是我国的主汛期,天气状况复杂多变,各地需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做好防汛减灾相关工作。
|
|